據中國之聲《新聞從橫》報道,近期媒體不斷接到江蘇蘇州、無錫、南京、常州等地學生家長反映,孩子上學后集中出現了流鼻血、頭暈、起紅疹等癥狀,他們懷疑與學校的塑膠跑道氣味嗆人有關。一時間人們對塑膠跑道的安全性產生了極大的質疑。塑膠跑道究竟有沒有毒性成分?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記者就此進行了相關調查。原來,關于塑膠跑道安全性的爭論在10幾年前就已開始。
要想得出塑膠跑道就是“元兇”的結論,我們至少需要證明兩點:第一,確定跑道中刺鼻氣味的物質成分;第二,證明是跑道中的這些成分對人體造成了傷害。
但這兩點我們似乎都還沒有答案,據北京化工大學聚氨酯材料研究中心姜志國副教授介紹,通過刺激性氣味可以追溯到某一大類物質上,但要確定是某一成分還是有一定難度,成本也很高。并且,由于是在室外,可能相隔幾個小時,檢測結果就會不盡相同。
而室外塑膠跑道中的毒性成分對于人體的影響,目前也沒有任何研究數據支撐。“我們只是檢測化學數據,相關動物及人體的毒理實驗并沒有涉及。況且每個人的體質也存在差異,不同的成分對不同的人群作用肯定也有所不同。”北京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原副主任夏敏表示。
所以,無論輿論怎樣譴責,行業是否存在黑幕,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我們現在還沒有任何證據來證明塑膠跑道中的毒性成分就是損害學生健康的“元兇”。但塑膠跑道中確實含有毒性成分,且不僅僅為氯化石蠟。
塑膠跑道的生產流程中,所用到的化學制劑可達幾十種。
塑膠跑道又稱全天候運動跑道,由聚氨酯預聚體、混合聚醚、廢輪胎橡膠、PU顆粒、顏料、助劑及填料等組成。根據使用的材料和鋪裝結構的不同,可分為預制型塑膠跑道(全塑型塑膠跑道)、混合型塑膠跑道以及復合型塑膠跑道。其中,預制型塑膠跑道是專業田徑運動場地常用類型,對地基及材料要求很高,造價不菲;復合型塑膠跑道質量較差,所以我國已建的塑膠跑道中絕大部分均為混合型塑膠跑道。
混合型塑膠跑道的生產分為兩大部分:第一,在生產車間合成兩組成分,甲組利用甲苯二異氰酸酯(TDI)或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與聚醚反應生成聚氨酯預聚體;乙組中含有復配聚醚、擴鏈劑、增塑劑、填料、顏料、紫外吸收劑、吸水劑、抗氧劑等物質。第二,在施工現場將兩組成分混合攪拌,然后進行澆灌、鋪裝。
在整個塑膠跑道的生產過程中,前前后后所用到的化學制劑可達幾十種。其中很多均含有毒性,像強毒性的TDI、含有重金屬的有機溶劑等等。而且,由于混合型塑膠跑道都需要在現場進行鋪裝,合成過程中也會生成許多毒性成分,種類可分為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苯系物、揮發性甲苯二異氰酸酯(TDI),以及汞、鉛等重金屬。這些物質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毒性成分殘留在跑道之中,這就是塑膠跑道初期含有刺鼻氣味的原因。
10余年前的塑膠論戰,已證明TDI只是替罪羊。
2003年,北京市政府希望在08年奧運會之前,在中小學校園中大力推廣塑膠跑道,改善城市形象。此舉立即引來一些體育、運動健康領域相關人 士的質疑,其根本問題就是擔心TDI會對人體造成損傷。
事件起因源于2003年臺灣媒體的一篇報道:臺灣臺北縣中山國中學生在新翻建的塑膠體育場地上體育課時,由于吸入有毒氣體,15名學生同時集體中毒。國際運動跑道技術協會曾明確表示,由于該材料中含有單體TDI成分,很早之前就被列為有害物質,不推薦使用TDI作為原料鋪設跑道。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推出相應標準禁止使用TDI體系運動面層鋪設學校的體育場地。
在國際田聯制定的《田徑場地設施標準手冊》中,同樣禁止TDI體系運動面層材料。而另一種以MDI為原料合成的面層則符合國際田聯和國際運動跑道技術協會的相關標準,并且被推薦使用。這是否能說明TDI體系合成的材料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呢?姜志國對此作出了解答:“標準的制定涉及到方方面面,在環保性能上,MDI確實存在一定優勢,這只能表示國際田聯的標準更加嚴格,但禁止使用并不代表利用TDI合成的塑膠跑道與人體健康有直接聯系。”
TDI是目前我國大多數聚氨酯塑膠跑道所用到的基本原料之一,根據國家標準《職業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GB5044-1985),TDI屬于Ⅱ級(高度危害)毒物,是可疑人體致癌物。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也將TDI列為工人勞動接觸量控制嚴格的化學品,八小時的平均接觸濃度只為0.005mg/L。人體吸入TDI可引起呼吸道上皮、肺間質、肺內血管及免疫系統等多方面損傷,表現癥狀為頭暈、惡心、嘔吐等中毒反應,尤其刺激呼吸道。
為此,北京市體育局、北京市體育科學研究所、北京新奧環標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北京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等相關機構成立專家組,聯合開展了深入的調查論證。研究表明,具有強毒性的單體TDI主要用于合成聚氨酯預聚體,并不直接用于塑膠跑道的鋪裝。在正規的生產過程中,只會有極少量的單體TDI殘留,對人體健康基本無害。
姜志國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生活中到處都有聚氨酯材料的存在,像我們穿的合成革的衣服、橡膠鞋底、沙發墊、汽車儀表盤等等,都是用異氰酸酯合成的聚氨酯材料制成的。雖然異氰酸酯具有毒性,但它的化學性質非?;钴S,遇到水分很快就會發生反應。所以單說室外塑膠跑道中殘留的TDI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這是不太可能的。至于有關TDI和MDI的爭議也是同樣的道理,單體TDI和MDI都不直接用于塑膠跑道之中,其在跑道中的殘留不會是影響健康的決定因素。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殘留TDI的面層在剛剛生產完成后刺鼻氣味相對較大,但在一周左右之后就基本沒有差異了。如果刺激性氣味長時間存在,不可能是單體TDI造成的,它的化學性質遠沒有那么穩定。”
不是TDI,那么塑膠跑道中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的毒性物質會是什么?
在論證TDI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基礎之上,專家組還對其他面層材料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質成分進行了檢測分析,并于2005年出臺了北京市地方標準《室外田徑場地面層合成材料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DB11/308-2005)。此標準對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苯系物、揮發性甲苯二異氰酸酯(TDI),以及汞、鉛等重金屬進行了嚴格的限量,并將這些有害物質檢測列為了強制性標準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