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部《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下稱《指南》)的修訂工作正在進行,將于今年底完成并進入審查,且有望成為強制性標準。 據介紹,《指南》從2012年3月1日起實施后,車內空氣質量改善顯著,其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甲醛濃度的合格率在2009年平均只有60%~70%,2015年則都達到了90%以上,但乙醛濃度的合格率至今仍不到40%,成為各大汽車公司和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問題?!吨改稀肥且粋€推薦標準,隨著形勢的發展,逐漸不能滿足需要,修訂工作于2014年正式啟動。
《指南》主要起草人之一、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葛蘊珊說,此次修訂工作的任務是把《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變成國家強制標準,主要控制汽車內飾件、粘結劑、橡膠內飾件等非金屬材料揮發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吨改稀返闹贫ㄔ瓌t是嚴格控制致癌物質,重點控制氣味的物質,適當控制其他物質。
據了解,《指南》共規定了車內空氣中有關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8種常見車內揮發性有機物濃度的限值。“醛類物質重點控制甲醛,適當控制乙醛和丙烯醛,芳香烴類物質重點控制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將不斷加嚴。”葛蘊珊說。
■ 相關新聞
車內空氣質量委員會成立
車內空氣質量問題近年受到政府有關部門重視,引起汽車及其相關行業廣泛關注。因此,在此次召開的車內環境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決定成立車內空氣質量委員會。
據介紹,車內空氣質量委員會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國家車內空氣質量標準,促進汽車工業技術進步和健康發展,加強對車內空氣污染控制工作的領導。
控制車內空氣污染,技術創新是關鍵,需要整個行業攜手合作開展大量的專業研究和標準制定工作。車內空氣質量委員會的成員包括整車企業、汽車內飾件企業、汽車內飾材料企業、車內空氣凈化器企業和國家室內環境與室內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